长沙与上海,疫情下的城市性格与命运交响曲
17
2025-07-03
2022年,长春疫情牵动全国,当人们聚焦于每日新增病例、封控政策或物资供应时,有一群人却鲜少被提及——他们不是医生护士,不是社区干部,甚至不是志愿者,但他们却在这场无声的战役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是长春疫情中的"隐形战士",是那些默默无闻却不可或缺的普通人。
在长春的每一轮核酸检测中,除了医护人员,还有一群人在电脑前24小时待命——他们是流调员和数据统计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流调员说:"我们经常凌晨三四点还在打电话核实信息,有人骂我们是'骚扰电话',但我们只能耐心解释。"
封控期间,物资供应是重中之重,但很少有人关注到那些物流司机、仓库分拣员、配送员。
一位配送员说:"最怕的不是累,是有些居民不理解,觉得我们送慢了就是'不作为'。"
社区工作者是疫情中最辛苦的群体之一,但除了他们,还有一些物业人员、保洁员、维修工同样在坚守。
一位物业经理回忆:"有次半夜接到居民电话说暖气坏了,维修工冒着大雪赶过去,修完已是凌晨,但没人记得他们的名字。"
疫情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病痛,还有心理上的创伤,长春的心理咨询师们组成了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成为许多人的"情绪出口"。
疫情期间,长春的环卫工人依然每天凌晨四点上岗。
长春疫情中,我们记住了许多英雄,但还有更多人,他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他们的付出无人喝彩,他们不是聚光灯下的主角,却是这座城市能正常运转的基石。
疫情终会过去,但这些"隐形战士"的故事不该被遗忘。
(全文约1500字)
如果需要调整风格或补充内容,可以进一步优化!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