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记忆的双城记,长春与南昌的疫情时空对话
28
2025-05-11
南昌近年来积极对接上海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通过“飞地经济”模式,吸引上海企业落户南昌,南昌高新区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合作,共建“南昌-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园”,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链延伸。
南昌还推出税收优惠、土地补贴等政策,鼓励上海企业将生产基地迁移至南昌,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南昌借鉴上海的人才政策,推出“洪城英才计划”,对来自上海的高端人才提供住房补贴、创业扶持等优惠,南昌与上海多所高校(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建立合作,设立联合实验室或科研基地,提升本地科研水平。
南昌积极引入上海的金融资源,推动赣江新区与上海自贸区联动发展,南昌鼓励上海金融机构在赣设立分支机构,并探索“沪赣通”金融产品,促进资本流动。
南昌还放宽市场准入,允许上海企业在南昌享受与本地企业同等待遇,以吸引更多投资。
南昌作为江西省会,经济总量与上海差距较大,但近年来通过对接上海,希望实现“借船出海”效应,具体动机包括:
部分观点认为,南昌的政策更多是“单向输血”,而非真正的互利共赢。
南昌应避免单纯依赖政策吸引,而应提升自身竞争力,
南昌对上海的政策,短期内确实带来了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但长期来看,必须避免“单边依赖”,真正的区域协作应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南昌需在承接产业的同时,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南昌能否从“政策红利”转向“创新驱动”,将是决定其能否真正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关键。
(全文约1500字)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