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视角天津市社保减免背后的经济密码,谁在受益?谁在买单?
12
2025-04-29
澳门回归25年,为何疫情防控仍被当作"境外"?真相令人深思**
在疫情防控期间,"境内"与"境外"的划分直接影响着隔离政策、健康码互认、出入境管理等措施,有一个地方的身份却让许多人困惑——澳门,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澳门在法理上属于"境内",但在疫情防控的实际操作中,却常常被当作"境外"对待,这种矛盾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法律、政治和现实考量?本文将深入探讨澳门在疫情防控中的特殊地位,并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从法律角度来看,澳门毫无疑问属于中国境内,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成为中国的第二个特别行政区(第一个是香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享有"一国两制"的高度自治权,但在主权和领土完整上,澳门与内地同属一个国家。
从国家主权的角度来说,澳门是中国的境内地区,任何将澳门视为"境外"的说法,在法律上都是不准确的。
尽管澳门在法律上属于境内,但在疫情防控的具体执行中,内地与澳门之间的往来却常常被当作"跨境"处理。
这些措施让许多人产生疑问:既然澳门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还要像对待"境外"一样管理?
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拥有独立的司法、货币(澳门元)、出入境管理(澳门有自己的入境事务局)等,这种高度自治使得澳门在疫情防控上可以制定与内地不同的政策。
如果完全按照"境内"标准管理,可能导致防疫漏洞,因此内地对澳门采取类似"境外"的防控措施,以确保疫情不通过澳门输入内地。
澳门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城市,尤其以博彩旅游业闻名,每年吸引大量境外游客(如东南亚、欧美等地的旅客),如果内地与澳门完全自由通关,境外旅客可能通过澳门间接进入内地,增加疫情输入风险。
内地对澳门采取"境外式"管理,实际上是防止国际疫情通过澳门渗透到内地的一种策略。
在疫情之前,内地与澳门之间的往来就一直被视为"跨境"(尽管不是"跨国")。
这种长期形成的管理习惯,使得即使在疫情期间,澳门仍被当作一个独立的"境外"区域来对待。
与澳门类似,香港也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但在疫情防控中,香港的"境外"属性更加明显,原因包括:
相比之下,澳门社会更稳定,与内地合作更紧密,因此其"境外"属性相对较弱,2022年珠海与澳门曾试行"健康码互认",而香港与内地直到2023年才逐步恢复免隔离通关。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内地与澳门的融合程度正在加深,澳门在疫情防控中的"境外"属性可能会进一步弱化,
但短期内,由于"一国两制"的框架,澳门仍会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疫情防控上的"境外"管理方式可能还会持续。
澳门在法理上是中国的境内地区,但在疫情防控中被当作"境外"管理,这是"一国两制"下的特殊安排,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实际上是国家主权统一与地方自治权之间的平衡。
随着内地与澳门融合加深,两地的防疫政策可能会更加协同,但短期内,"境外"管理模式仍会存在,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更合理地安排跨境行程,避免因政策误解造成不便。
澳门是中国的,但在防疫上,它仍是一个"特殊的境内"。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经典之作,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