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疫情防控北京专班,一场被遗忘的政治隔离实验
39
2025-05-09
2022年的春节,对于郑州人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节日,当全国大多数城市沉浸在团圆喜庆的氛围中时,郑州却因疫情的反复而面临严峻考验,封控、核酸检测、健康码变“黄”……这些词汇成了郑州人春节记忆的一部分,在这座城市里,疫情并未击垮人们的意志,反而让郑州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与温情。
春节前夕,郑州再次遭遇疫情冲击,1月初,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让防控形势骤然紧张,1月3日,郑州通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随后多个区域被划为封控区、管控区,原本热闹的商场、餐馆、电影院纷纷暂停营业,许多人的返乡计划被迫搁置。
对于郑州人来说,这已经是两年内第三次在疫情阴影下迎接春节,2020年武汉疫情暴发时,郑州作为交通枢纽承受了巨大压力;2021年7月,郑州遭遇“7·20”特大暴雨,紧接着8月又出现Delta疫情;而2022年春节前夕,奥密克戎的突袭再次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面对疫情,郑州政府迅速调整防控政策,倡导“非必要不离郑”,许多外地务工人员选择就地过年,在郑州工作的李先生说:“本来已经买好了回老家的车票,但看到疫情形势紧张,最终还是退了票。”
为了安抚留郑人员,郑州市政府推出了多项暖心措施:发放消费券、组织线上文化活动、提供免费核酸检测等,一些社区还组织了“云拜年”活动,让居民通过视频与家人团聚。
而对于封控区的居民来说,这个春节更加特殊,家住二七区的王女士回忆:“我们小区被封了,不能出门采购年货,但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都会送菜上门,还送来了春联和福字。”
在郑州的抗疫战场上,无数普通人挺身而出,成为这座城市最坚强的守护者。
春节假期,郑州各大医院的医护人员依然坚守岗位,在零下的低温中,他们穿着防护服,一遍遍为市民做核酸采样,一位护士在朋友圈写道:“今年又不能回家过年了,但只要能守住郑州,一切都值得。”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春节期间,许多社区工作人员放弃休假,挨家挨户排查登记、配送物资,金水区某社区书记说:“我们累点没关系,只要居民能安心过年就行。”
在郑州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协助维持核酸检测秩序、帮助老人操作健康码、为隔离家庭送餐……一位大学生志愿者说:“虽然不能像往常一样走亲访友,但能帮助别人,这个春节更有意义。”
尽管疫情给春节蒙上一层阴影,但郑州人依然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年味。
许多家庭选择通过视频通话“云团聚”,除夕夜,不少郑州人通过手机与远方的亲人“隔空举杯”,互道新年祝福。
在部分封控小区,居民自发组织“阳台音乐会”,有人弹吉他,有人唱歌,甚至有人隔着窗户喊“郑州加油!”这些温暖的瞬间,让寒冷的冬夜不再孤单。
疫情期间,郑州的邻里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有人主动帮邻居买菜,有人在业主群里分享囤货攻略,还有人在电梯里贴上“新年快乐”的纸条……这些小小的举动,让城市充满了人情味。
每一次疫情,都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郑州在经历多次疫情后,防控体系更加成熟,市民的防疫意识也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疫情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郑州需要在常态化防控中寻找更科学、更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让城市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更加从容。
2022年的春节,郑州人或许没能像往年一样热闹欢庆,但这座城市展现出的坚韧与温情,却让人动容,疫情终将过去,而郑州人的团结与乐观,将成为这座城市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正如一位郑州网友所说:“疫情可以阻挡我们出门,但阻挡不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郑州,加油!”
(全文约1800字)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震撼心灵的艺术之美 评论:令人陶醉,视觉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