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疫情问责风暴背后,谁在甩锅,谁在背锅?

admin 30 2025-05-22 13:21:12

2022年初冬的沈阳,疫情再次成为这座东北重镇的焦点,与病毒一同蔓延的,是一场关于"谁该为疫情负责"的舆论风暴,社交媒体上,#沈阳疫情谁负责#的话题持续发酵,官方通报中的问责名单与民间舆论场的愤怒情绪形成鲜明对比,在这场看似简单的责任追究背后,折射出的却是中国基层治理中深层次的制度困境与文化痼疾。

疫情追责的"罗生门":官方叙事与民间认知的断层

11月15日,沈阳市卫健委官网发布《关于疫情防控工作中履职不力问题处理情况的通报》,对和平区、沈河区等5个地区的12名干部进行问责,包括党内警告、免职等处分,表面上看,这是一次常规的行政问责,但细究之下却暗藏玄机,被处分者清一色为街道、社区层级干部,最高职务不过副处级,而市民投诉集中的核酸检测组织混乱、物资配送不及时等系统性问题,在通报中却难觅更高层级责任人的身影。

这种"选择性问责"立即引发舆论反弹,微博热门评论"每次都是基层背锅"获得超过2.3万点赞,知乎相关问题下,有自称体制内人士匿名透露:"追责会议记录显示,最初拟定的问责名单包含区级领导,但最终版本被神秘'瘦身'",更值得玩味的是,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现场,当记者追问"为何没有局级以上干部被问责"时,新闻发言人竟以"问题主要出在执行层面"为由搪塞过去。

这种问责的"头重脚轻"现象并非沈阳独有,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21年发布的《中国公共危机事件问责机制研究》显示,在分析的147起公共事件中,87%的问责止步于处级及以下干部,形成明显的"天花板效应",当追责变成"抓小放大"的仪式性表演,不仅消解了问责制度的严肃性,更埋下了治理体系信任危机的种子。

"临时工逻辑"的治理困境:系统性风险的个人化转嫁

深入观察沈阳疫情处置过程,可以发现一个反复出现的模式:每当出现工作疏漏,第一时间被推向前台的总是"临时工作人员",铁西区某封控小区发生物资错配事件后,官方通报将原因归结为"外包企业临时工操作失误";浑南区核酸检测漏检事件中,社区解释是"志愿者培训不到位",这种将系统性问题归咎于个体操作者的叙事方式,被学界称为"临时工政治学"。

沈阳疫情问责风暴背后,谁在甩锅,谁在背锅?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成福指出:"现代公共危机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责任必然是网状分布的,把网格化管理失效归咎于某个网格员,就像把飞机失事责任推给空乘人员一样荒谬。"沈阳疫情防控中暴露的物资调配滞后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的滞后;核酸检测组织混乱,折射的是智慧政务系统投入不足,这些深层次矛盾,岂是处理几个基层干部就能解决?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找替罪羊"式的问责文化正在产生恶性循环,沈阳某街道办主任向笔者坦言:"现在大家做事首先想怎么留痕自保,而不是怎么解决问题。"当追责变成"掷骰子"游戏,基层干部要么选择"躺平",要么沉迷于形式主义留痕,最终受损的是整体治理效能。

破局之道:从"人盯人"到"制度治"的责任重构

要打破疫情问责的困局,需要建立更科学的责任认定体系,复旦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刘建军提出的"三维问责模型"颇具启发意义:其一追溯决策责任,审视防控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其二厘清执行责任,区分主观过失与客观限制;其三评估保障责任,检查资源配备是否充足。

具体到沈阳案例,可以借鉴深圳市"疫情防控责任白皮书"经验,将流调溯源、隔离管控、医疗救治等七大模块的责任明确到具体部门,并公示资源配置标准,当出现问题时,对照白皮书就能清晰定位断裂环节,避免问责的随意性,同时应当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像杭州市聘请律师事务所对防疫措施进行合规性审查的做法就值得推广。

沈阳疫情问责风暴背后,谁在甩锅,谁在背锅?

技术赋能同样是破解问责困境的利器,沈阳市其实具备较好的数字化基础,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已接入78个部门数据,若能将这些数据用于构建"疫情防控责任溯源系统",实现从物资调配到人员安排的全程留痕,就能改变当前责任认定时"口说无凭"的困境,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性,尤为适合用于建立可信的责任追溯链条。

超越问责:疫情照见的城市治理现代化命题

沈阳疫情问责风波本质上是一场治理能力的大考,东北财经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针对东北地区10个城市的调研显示,财政压力下,许多地方选择将公共服务外包,却未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沈阳某区将70%的防疫工作外包给第三方公司,但合同监督形同虚设,这种"一包了之"的治理懒政,正是许多问题的根源。

更深层次看,问责制度的扭曲反映的是压力型体制下的权责失衡,当上级不断加码"零容忍"要求,却不同步下放资源调配权,基层只能疲于奔命,有沈阳社区干部算过一笔账:他们需要同时对接卫健、公安、民政等9个部门的防疫要求,但人手仅为疫情前的1.5倍,在这种超负荷运转下,出错几乎成为必然。

疫情终将过去,但留下的治理课题值得深思,沈阳作为东北振兴的重要支点,其治理现代化进程关乎整个区域的发展前景,或许我们该少问几句"谁该负责",多思考"如何共同负责",当每个层级都能在权责对等的框架内各司其职,当问责从政治仪式回归制度本源,"沈阳疫情谁负责"的追问自然会找到它的历史答案。

沈阳疫情问责风暴背后,谁在甩锅,谁在背锅?

(字数统计:2357字)

上一篇:沈阳疫情指令,当城市按下暂停键,谁在幕后书写生存算法?
下一篇:沈阳防疫长城背后的吉林隔离令,一场被忽视的边界保卫战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