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疫情状况统计图(福建省疫情状况统计图高清)
30
2025-07-11
截至2023年10月25日,太原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12例,主要集中在小店区、万柏林区等人员密集区域,根据流调信息,本轮疫情与省外输入病例关联较大,部分感染者活动轨迹涉及大型商超、公共交通等场所,存在一定社区传播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太原市疾控中心在最新通报中提到,本轮病毒基因测序显示为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传播速度较快,但致病力相对减弱。
与年初的"全城静默"不同,太原此次采取"精准划分+动态调整"策略:
太原市宣布从10月26日起,进入公共场所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中小学暂停线下教学3天。
尽管官方强调物资供应充足,但部分超市出现短暂抢购现象,白菜、土豆等耐储蔬菜价格上浮约20%,有市民反映:"不是怕没菜,是怕突然被封楼。"对此,太原市商务局启动"保供白名单",确保物流畅通。
截至10月25日,南宁市已连续15天无新增本土病例,但防控并未放松,原因有三:
与太原不同,南宁未实施区域封控,但通过以下措施织密防护网:
在本地论坛上,南宁网友分成两派:
一位青秀区居民表示:"现在出门戴口罩的人又多了,但生活基本正常,只是心里那根弦还绷着。"
维度 | 太原 | 南宁 |
---|---|---|
策略重点 | 快速扑灭潜在传播链 | 外防输入+常态化监测 |
经济影响 | 局部消费受限,物流承压 | 服务业基本正常,旅游受抑制 |
市民心态 | 短期紧张,期待"速战速决" | 长期警惕,适应"动态共存" |
技术应用 | 流调优先,封控辅助 | 核酸+大数据预判 |
专家解读: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王宇指出,两种模式并无优劣之分,核心在于"因地制宜",太原作为内陆工业城市,人口密度高,需以快制快;南宁作为边境省份首府,则更注重"关口前移"。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报告显示,奥密克戎新亚型BQ.1和XBB正在多国扩散,免疫逃逸能力更强,国内专家提醒,即便接种过疫苗,秋冬仍需加强防护。
疫情三年,从"恐慌"到"疲态",公众情绪已悄然变化,无论是太原的"精准围堵",还是南宁的"外松内紧",本质上都是对"最小代价换最大效果"的探索,或许正如一位太原社区工作者所说:"我们现在怕的不是病毒,而是松懈。"
(全文共2187字)
注:本文数据截至2023年10月25日,后续变化请以官方通报为准。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